首页>金融 > 正文

去年人民币贷款投放量创新高!专家预计今年1月信贷社融“开门红”

时间:2022-01-30 04:19:53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16564   

中国人民银行1月12日发布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

01 2021年12月末,广义货币余额238.29万亿元,同比增长9%

02 2021年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元。2021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

03 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1.35万亿元

04 2021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专家表示,通过2021年12月金融数据可以确认,社融增速已触底企稳,同时,企业融资需求仍不强,但这一趋势在今年1月有望改善今年1月,新增信贷,社融有望迎来开门红

人民币贷款投放量创新高

数据显示,2021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创历史新高。

这体现了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分部门看,2021年住户贷款增加7.9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8万亿元,企业单位贷款增加12.0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46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2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847亿元2021年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少增1234亿元

温彬称,从结构上看,2021年12月企业部门贷款比上年同期多增,其中票据融资多增规模较大,表明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仍偏弱。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7万亿元,同比少增148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47亿元,同比少增50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77亿元,同比多增592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362亿元,同比多减104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27亿元,同比少增131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341亿元,同比多682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9738亿元,同比少405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478亿元,同比多196亿元。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称,2021年12月,票据融资仍是信贷的主要支撑项,企业贷款同比收缩态势有待改善。在社融增量方面,据初步统计,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295亿元。。

2022年1月,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有望较快增长,票据强,信贷弱的局面会得到改善温彬表示

此外,2021年12月M1与M2同比增速较上月明显回升高瑞东认为,这主要受益于降准降息后短期融资多增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2021年12月M2同比增速高于预期,主要是由于居民和企业存款增加,财政支出加大力度导致财政存款明显下降,以及表外融资收缩有所放缓等因素M1同比增速高于预期,则主要是由于当月企业短期贷款明显增加,抵消了房地产销售放缓的影响这也表明企业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

社融增速触底企稳

社融方面,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伴随着稳增长的政策目标进一步明确,央行于2021年四季度出台多项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企业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碳减排,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之财政发力与政府债券加快发行,2021年12月社融增速触底企稳。

高瑞东分析,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以及股票等直接融资,是2021年12月新增社融的主要拉动项其中,政府债券明显多增主要源于2021年专项债发行节奏重心后置,而企业债券明显多增则主要源于上年的低基数主要拖累项则来自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小幅回落

温彬表示,2021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融的63.6%,这一占比同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主要归功于金融回归本源,落实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要求,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21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3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涨幅比上月末提高0.2个百分点,表明社会融资整体改善

社融,信贷料迎开门红

展望2022年1月,周茂华预计,新增社融,信贷将迎来开门红,主要理由有三:一是逆周期与跨周期政策协同发力降准及结构性工具支持下,银行金融机构放贷动力有所增强二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前三是伴随着国内房地产投资逐步回暖与基建投资补短板适度发力,有望进一步带动信贷需求

王运金认为,2022年一季度信贷增速仍可能处于筑底阶段,二季度之后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结构性改善预计2022年全年信贷增速在11.4%—11.7%,2022年全年社融存量增速在10.5%—10.9%,M2增速维持在8.5%—8.9%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日前表示,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