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 > 正文

文化自信为魂产业发展添翼讲好中国故事

时间:2022-03-14 14:07: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四五规划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得到了着重强调2021年5月,由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增强对外文化贸易综合竞争力,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坚持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并重

最近几年来,以《哪吒之魔童降世》《长津湖》等为代表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国产电影在国内市场叫好又叫座表现优异,但在国外的票房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以《长津湖》为例,该部电影成为中国影史中票房最高的电影,但是其北美票房不太理想可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正在逐步建立,但相较于美国迪士尼集团,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等外国企业通过塑造深入人心的动画人物形象传播文化,我国民族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塑造和构建文化自信的提升不仅需要中国人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与价值观,还要提高中国文化的解释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引领世界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自信的主要载体之一,如何以产业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解决路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政策帮扶激发市场活力

培育优秀内容生长土壤

未来,产业扶持应当向出海企业和项目进行一定的倾斜,加速富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效率,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应着重研究如何在加大侵权处罚力度的同时,合理放宽作品的传播条件,扩大优质内容传播范围,金融政策方面应健全完善税收相关的优惠政策,同时加强对文化资产的评估工作,让更多有能力有资格的评估机构走向市场为培育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政策,制度与资金的支持

技术驱动优化传播环境

增强优质内容生命力

以贸易促进文化传播

实现文化贸易中的双效统一

文化贸易不仅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我国文化输出的主要载体基于文化贸易渠道的文化输出,可以根据我国与贸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不同,采取差异化的文化贸易策略一方面,对于以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为代表与我国文化距离较近的国家的文化贸易中,文化企业是文化传播的主力我国文化企业应将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品中,以文化产品的优质内容,创新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例如,利用中国美食,中国功夫等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中国文化产品为媒介,在其中融入我国的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或者,将中国文化融入流行的文化产品形式中,以外国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书写一个与时俱进且多元的中国文化形象例如,游戏《原神》就通过推出包含戏剧元素的游戏角色,成功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引起了京剧热,并激发了一批数量不小的国外玩家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好奇另一方面,对于与我国文化距离较远的国家,例如,欧洲,美洲等地区,由于该类地区的社会传统和价值体系与中国的差距较大,在文化贸易中,我国应秉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贸易理念,以增进该类地区对中国文化与价值观理解为前提条件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政府与企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大与该类国家的官方交流活动,并以中国文化节等形式宣传中国文化,加强国家之间的民间交流活动,例如,增加对该类地区留学生的名额,借助学术交流达到相互了解和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企业在与该类国家进行文化贸易时,应该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营销,以满足当地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

有序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是提振文化自信,将中国建设成文化强国的基础条件在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政府相关部门应以政策帮扶改善国内的文化产业市场环境,文化产业从业者结合科技创新优化传播环境,在优质内容作品能够诞生的前提下,以文化贸易助力文化传播,提升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与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贾玉梅指出,要站在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战略高度和全局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旅发大会精神,总结好成功举办四届旅发大会的宝贵经验,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举措,借势借力做好后旅发工作。要结合各地实际,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做好规划制定,供给调整,产业升级,品牌塑造,营销推广等工作,抓好抓实“基本功”,凝聚壮大“吸引力”。要抢抓国庆节前有利时机,以打造好两个区域联盟,举办好系列主题活动为切入点,设计推出与高铁游,湿地游,文化游等配套衔接的旅游线路,打破区域壁垒,发挥集群优势,不断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各地要围绕推动文旅市场复苏,研究出台具体扶持政策,及早谋划秋冬旅游产品,举办各种特色文旅活动,打牢政策引导,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发展基础,全力提升旅游环境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龙江文旅产业发展提速升级。(记者闫紫谦)


责任编辑:杜玉梅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