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 > 正文

生态环境部回应山海关清洁取暖“一刀切”:要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时间:2021-12-25 13:53:00  来源:万商在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针对河北山海关古城推进清洁取暖“一刀切”导致部分群众挨冻一事,2021年12月23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一项民生工程,首先是要把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作为底线,不管用何种清洁取暖方式,都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

据央广网12月20日报道,近日,多位居住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古城内的群众反映,由于古城内设有大气监测国控点位,当地为了数字好看,在推进清洁取暖过程中,一味强调清洁,而忽视取暖效果,甚至采取禁止烧柴、封堵炉灶等极端手段,导致部分老人和困难群众挨冷受冻,引发群众质疑。

此事经报道后,当地表示立即整改,确保群众无忧过冬。山海关区区长刘尤优12月22日表示,山海关区已经作出决定,对古城住户实行登记购买电水暖炕免费政策,安装户补贴约1500元。

刘友宾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持续组织对清洁取暖改造落实情况和群众温暖过冬保障情况进行排查,并充分利用“12369”环保举报平台等投诉举报渠道了解一些地方“煤改气”“煤改电”供暖保障方面出现的问题。

“欢迎媒体和社会公众对清洁取暖工作进行监督,对反映的未立先破、简单粗暴、‘一刀切’等行为,生态环境部将第一时间组织调查核实,督促有关地方解决,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刘友宾表示。

此外,刘友宾介绍,“我们注意到网上有传言说冬奥会期间将大面积关停企业,这些传言不属实。”关于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部届时将指导北京、河北等地依法依规采取合理的环保措施,并要求做到精准、科学,做好信息公开,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介绍,今年生态环境部已提前启动排污许可提质增效行动,组织开展了排污许可证质量审核等工作,印发《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质量、执行报告审核指导工作方案》,提出3年内排污许可证质量检查率100%,1年内执行报告提交率100%的“双百”任务目标。

刘志全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共督促30.46万家排污单位提交2020年度执行报告,提交率由27%提高至99.4%,完成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14.42万张,完成执行报告内容规范性审核5.97万份,全面完成“双百”年度任务。

刘志全介绍,经统计,在“双百”检查期间,全国共计下达整改通知书1724家,对因不按证排污等原因立案查处企业296家。

此外,刘志全介绍,为强化《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权威性,强化排污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近期生态环境部公开曝光了一批排污许可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共7个,相关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经依据《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及的单位和人员予以严惩,对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处罚款62万元。

刘志全介绍,此次曝光重点打击超标超总量违法排污行为,比如无证排污、超许可排放浓度排放污染物、不按证排污等;既管住大的也管小的违规行为,比如不按规定提交执行报告和记录环保台账;既关注排污许可也关注其他制度,比如对不按要求开展自行监测进行了处罚,有利于推动形成公平规范的环境执法守法秩序。

据介绍,截止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组织全国将304.24万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管理范围,其中核发排污许可证35.26万张,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0.98万家,对268万家污染物排放量很小的固定污染源进行排污登记,实现排污许可一网打尽、环境监管一目了然。



责任编辑:如思

头条新闻